“长生不来,返老还童”——自古以来就是无数帝王的梦想。所谓的返老还童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抗衰老,去除皱纹。我们来看看现代注射技术如何让你返老还童。

  1. 液体硅胶注射

  1966年美国首先应用液体硅胶注射填充治疗皱纹,但由于其具有流动性,会发生移位,目前已经放弃应用。

  2. 胶原蛋白注射

  1977年,注射性胶原蛋白首次应用于面部祛皱及塑型。1981年,美国FDA正式通过注射性胶原蛋白的注册,从此揭开注射抗皱的美容新篇章。

  原理:利用注射器,通过针头将胶原蛋白(主要是牛胶原)注射入需要填充的位置,从内部支撑起塌陷的皮肤。

  不足:胶原蛋白注射入皮肤后,依然会被胶原蛋白酶分解,所以隔一段时间(3~6个月)需要再次注射。

  不足:由于是异体胶原蛋白,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。

  3. 肉毒杆菌素的注射

  1986年,肉毒素被发现可以用于皮肤祛皱,从此对这一神经科的药品开始了全新的研究。但是直到2002年才正式被批准上市。

  原理:利用注射器,通过针头将肉毒杆菌素注射到面部表情肌上,使肌肉完全或部分麻痹,使肌肉活动消失或减弱,从而使面部由表情肌引起的动态性皱纹消失。

  不足:一般注射3~6个月后,随着神经末梢新芽形成及神经-肌肉传导的重建,皮皱又会出现。需要重复注射。

  少数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反应,如眼睑下垂、眼裂闭合不全、面肌肌力减弱、口角歪斜等。并且刚注射完后,由于肌肉活动受限,会感到不适。

  4.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

  方法:先在自身脂肪比较发达的部位以特制粗针头插入皮下,吸取脂肪颗粒,将这些脂肪颗粒存储于注射器内,然后通过针头将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到需要填充的位置,使其隆而达到填平目的。

  不足:操作繁琐,注入的脂肪颗粒在3个月以内吸收达40%~60%,需要反复注射;

  自体脂肪颗粒在成活状态是无排斥反应的,如果其失去活性,那就变成异物,会发生局部排斥反应,甚至坏死。
#p#副标题#e#
  5. 混合材料注射

  将胶原蛋白与聚甲基丙基酸甲酯(PMMA)微球进行混合,PMMA微球均匀分布于胶原之中,将其注入**后,胶原蛋白在一定时期内被降解吸收,而PMMA微球为非生物材料是不被**所降解吸收的,利用其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及支架作用,使自身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包裹PMMA微球,最终达到永久性美容的效果。

  不足:随着混合材料中胶元蛋白部分的分解,祛皱效果会逐渐微弱。需要补充注射。

  PMMA可能在**中发生排斥反应,危害健康。

  6. 透明质酸注射法

  利用注射器,通过针头将透明质酸注射入需要填充的位置,从内部支撑起塌陷的皮肤。

  透明质酸注射入皮肤后,依然会被降解吸收,所以隔一段时间(6~8个月)需要再次注射。

  由于不是蛋白质,所以引起过敏反应的概率很低,安全性较胶原蛋白高。

还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